血府逐瘀汤联合茵栀黄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诸葛秀红; 连苑宇; 何海燕; 曹秋妍; 韦日明; 高雅; 张可锋; 姚臻*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0, 36(01): 130-135.
DOI:10.13412/j.cnki.zyyl.2020.01.018

摘要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茵栀黄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秋水仙碱0. 00 012 g/kg组、血府逐瘀汤8. 0 g/kg组、茵栀黄9. 0 g/kg组、血府逐瘀汤联合茵栀黄组(4. 0 g/kg+4. 5 g/kg),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1. 5 ml/kg腹腔注射0. 5%DMN溶液,隔天1次;造模同时用药组按5 ml/kg灌胃相应体积药物进行干预,共60 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6 h,摘除眼球取血,采集肝组织。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或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以Masson染色法验证肝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组织SOD、GSH-Px活力显著降低,其余检测指标均显著上升(P <0. 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除血府逐瘀汤组对血清HA、肝组织MDA、SOD、GSH-Px的含量或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给药组,特别是血府逐瘀汤4 g/kg联合茵栀黄4. 5 g/kg组对大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明显增强和其余检测指标的水平降低程度尤为明显(P <0. 05或P <0. 01)。结论:血府逐瘀汤和茵栀黄均对DMN致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且在剂量减半情况下,联合应用二者的综合疗效优于或与单独应用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