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离不开班级场域的滋养,同样,学生问题行为形成也受班级场域“催化”的影响。教师作为班级灵魂人物,其对学生行为的评判以及处理方法不自觉地塑造着班级场域文化,形塑着学生群体认知、情感以及价值,进而影响着学生个体的思想与言行。现实中,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评判存在“标准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同伴为标准进行评判,以规则为标准进行评判,以效率为标准进行评判。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评判的标准化思维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与价值观等,且以弥散的方式对班级场域进行消极建构。建议教师在评判学生行为时,要分析个体与班级之间的融洽度、行为的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关联度、公共行为的底线与期望之间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