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在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721例为研究对象,应用NRS-2002评分表在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和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记录疾病名称、合并症、危重症、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及营养相关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721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134例,营养风险发生率18.51%;有营养风险组较无营养风险组年龄更大,且NYHA心功能Ⅱ~Ⅳ级、危重症、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纤颤、有合并症包括2型糖尿病(T2DM)、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组TP、ALB、Hb、FT3较无营养风险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LPa、BUN、Cr与无营养风险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有营养风险组与NYHA心功能Ⅱ~Ⅳ级、危重症者、心血管疾病合并症(T2DM、慢性肾功能不全及COPD)以及实验室指标(WBC、BUN、Cr、UA)呈正相关(P<0.05),与BMI以及PA、TC、Hb、FT3呈负相关(P<0.05)。有营养风险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危重症、合并症(2型DM、慢性肾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Ⅱ-Ⅳ级、WBC、Hb是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年龄越大、心功能分级越严重,有营养风险发生率越高。与BMI、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慢性肾功能不全及WBC、Hb密切相关,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应引起医护人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度关注,尽早发现营养风险,为营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 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