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和中健脾方在质子泵抑制剂(PPI)撤减过程中的作用及患者体内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为临床治疗对PPI产生依赖性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提供新的用药思路及方案。方法:采集63例GERD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服用维持剂量PPI的情况下,依照和中健脾法辨证施治后加服以和中健脾方为主方化裁的中药,并根据每两周GERD临床症状观察表的评分进行逐步撤减西药;对照组患者根据原来PPI维持剂量继续服用。两组总观察周期为22周,分别在入组时、治疗4周时测定胃肠激素(VIP、GAS、MOT)及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指标变化。之后进行18周的PPI撤药过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症状积分表及相关的胃镜变化;统计PPI治疗后的用量与起始治疗时的相差剂量。结果:治疗组总体症状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整个治疗过程中PPI的使用总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组症状作LSD多重比较显示,在前10周PPI依赖性患者在加服中药和中健脾方后于相邻周数的症状积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周数相差较大的区域中,症状积分均有明显的差异变化(P<0.05)。对治疗组行撤减完成周数百分比统计,患者完成撤减周数从10周开始,且例数最多,12~18周完成撤减例数的百分比逐渐下降。对治疗组PPI剂量作LSD多重比较显示,后期的PPI剂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前10周根据每两周的症状积分评估,患者的PPI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患者GAS、VIP、MOT的表达水平;对照组能改善患者VIP、MOT的表达水平,而GAS的表达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能更有效改善VIP、MOT的表达水平,而两组GAS的改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运用和中健脾方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GERD临床症状观察表评分疗效为显效的基础上,和中健脾方能有效促进对PPI产生依赖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其PPI剂量的逐步减量。和中健脾方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VIP、MOT的表达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和中健脾方联合PPI减量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及临床实用价值高。

  • 单位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