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营医院确诊的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其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变化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内皮素(endothelin, ET)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6%,观察组为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0.698)。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为患者带来的获益要明显大于缬沙坦,在帮助患者增强心功能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更具优势,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力衰竭标志物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 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