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及其他建筑物上雕刻塑像的一种建筑构石。它是拥有祭祀性的丧葬艺术,内容丰富、古朴宏伟。汉画像石分布广泛,主要于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四川等地,形式繁多、意义深远、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探索空间。乐舞百戏图是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图中主要内容有掷剑、弄丸、舞轮等活动,人物形象近似速写,生动地表现出激烈动作中神态与热闹的气氛。“建鼓”是汉画像石中最常出现的图像之一,它线条流畅圆转,技法成熟,严整而有章法,尤赋意趣。文章对沂南汉墓乐舞百戏图中“建鼓”图案的构成、表现形式、实用和象征意义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建鼓在礼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祭祀发挥了娱神娱人的功能。用“建鼓”的图案看汉代礼乐的发展,从建鼓在汉代礼乐中的功能出发,与礼乐共同发展。建鼓作为礼乐的代表符号之一流传至今,不仅传达出汉代瑰丽磅礴的文化精神和时代内涵,对后世的礼乐文化发展也有着一定的铺垫和影响。希望通过对汉代文化影响下的乐舞百戏图中“建鼓”的研究,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本土文化自信,并对当代的汉画像研究者有所启迪。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