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柏孜克里克石窟遗存众多、内涵丰富、价值多样,是吐鲁番乃至新疆历史发展和宗教演变的重要遗存和历史实证资料。做好石窟寺的保护利用、文化传承等工作,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吐鲁番古称“高昌”,与于阗(今和田)、龟兹(今阿克苏)并为西域三大佛教中心。吐鲁番盆地分布有吐峪沟、木头沟、桃儿沟等多条沟谷,溪水常流、绿树成荫,成为昔日开窟建寺的首选之地。吐鲁番石窟始凿于公元4世纪,废弃于15世纪中叶,延续1000多年。现保留石窟14处、摩崖造像1处,现存洞窟366个,残存壁画的洞窟104个,壁画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柏孜克里克石窟作为吐鲁番诸多石窟中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而被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