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CT技术对与上颌窦底毗邻第一磨牙正畸移动的研究

作者:哈丽哈·赛力克别克; 金苗; 米丛波*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2020, 29(01): 72-74.
DOI:10.15909/j.cnki.cn61-1347/r.003480

摘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探究与上颌窦底毗邻的第一磨牙受矫治力后的移动方式。方法: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留存的CBCT资料中,筛选22例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壁相接触,或者突入上颌窦内的影像资料,利用CBCT配套的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CBCT资料中通过定位左、右眶点、右耳点,构建平面A(Axial)。过左、右眶点,构建垂直于A的平面为C(Coronal)。标记第一磨牙各个牙根尖点和牙冠近中边缘嵴中点,分别测量矫治前后以上标记点与C平面的距离。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腭根与上颌窦窦底相接触的比率分别是:88.23%、89.21%和96.97%。通过对比矫治前后相关数据,得出第一磨牙各个牙根尖点,牙冠近中边缘嵴中点与C平面的距离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与上颌窦底的关系最为密切,相比而言,腭根突入上颌窦内几率最高。矫治结束后,与上颌窦底接触的第一磨牙在适宜的正畸力作用下发生了近中移动。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