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构成及其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当地的棘球蚴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在四川省石渠县云波沟设置4个间距为500 m的样方(0.25ha2)捕捉啮齿类动物,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啮齿类动物368只,其中高原鼠兔占19.0%(70/368),长尾仓鼠占0.5%(2/368),青海田鼠占74.2%(273/368),白尾松田鼠占5.4%(20/368),肢体残缺无法分类鉴定的田鼠占0.8%(3/368)。啮齿类动物DNA检测棘球蚴感染率为4.9%(95%CI:2.7%~7.1%),其中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3%(0-0.8%),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4.6%(2.5%~6.8%),未检测到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个体。t检验显示4个样方中青海田鼠的捕获数均显著多于高原鼠兔(t=-3.431,P<0.05)。χ2检验显示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石渠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感染率(χ2=值分别为14.578和7.515,均P<0.05),兔形目动物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啮齿目动物棘球蚴感染率(χ2=4.850,P<0.05)。结论在石渠县青海田鼠和高原鼠兔是主要啮齿类物种和棘球蚴的主要野外中间宿主。在包虫病的防治中应加强对这两种物种的检测,控制棘球蚴病的传播。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