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源迟缓爱德华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作者:向菲; 郭向辉; 康振亚; 冯杨; 欧阳萍; 陈德芳; 黄小丽; 耿毅*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0(01): 111-117.
DOI:10.16036/j.issn.1000-2650.202107003

摘要

【目的】研究引起两养殖场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以肠炎、腹水为临床特征疫情的病原特性及其病理损伤特点。【方法】对患病大鲵进行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通过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分别从患病大鲵的肝、肾和腹水中分离到两株优势菌(XY01,XY02),鉴定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 tarda),其携带citC、fimA、gadB、katB、mukF与esrB 6种毒力基因,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耐药,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B等敏感。组织病理学上,感染大鲵表现为多组织器官损伤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尤其以肝、脾、肾和肠的病理损伤较为明显,表现为细胞变性、坏死,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明确了引起两养殖场疫情病原迟缓爱德华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的病理学特点,为大鲵迟缓爱德华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