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及全球的高精度精密单点定位(PPP)提供了可能,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国际多模GNSS试验工程(MGEX)数据中心提供的2021年1月1日至5日的JFNG站、FTNA站、LHAZ站共3个IGS站的观测文件,以及相应的精密星历和钟差产品,进行了BDS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动态PPP的数据解算,从可见卫星数、精度衰减因子(DOP)值、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方向进行了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BDS的可见卫星数不及GPS,GPS的可见卫星数较多,分布也较为均匀;GPS的DOP值较为稳定,BDS的DOP值出现小幅波动;在收敛时间方面,BDS相比于GPS略微逊色,其X、Y、Z方向的收敛时间以及总体的收敛时间都不及GPS;在定位精度方面,二者均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偶尔会出现分米级的偏差。随着BDS的精密星历和钟差产品的不断完善,定其位精度将会有一定的提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