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非靶标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转基因作物(如转Bt基因玉米(Zea mays))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面。由于家蚕(Bombyx mori)与转Bt基因玉米的靶标害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转Bt基因玉米有可能通过花粉飘落到邻近地块的桑叶上从而对家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评价了转cry1Ab/cry2Aj基因玉米’双抗12-5’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潜在影响。实验采用在桑(Morus alba)叶上涂抹不同浓度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或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花粉饲喂家蚕。结果表明,当桑叶上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花粉达40 g/L (10000粒/cm2)时,家蚕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并在喂食8 d后全部死亡,而0.4 g/L(100粒/cm2)和4 g/L(1000粒/cm2)花粉处理对家蚕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与无花粉处理和非转基因亲本对照花粉处理相比,0.4 g/L和4 g/L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使各龄期家蚕的体重显著降低,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对家蚕化蛹率、羽化率、茧重、蛹重、茧层重和产卵量无显著影响。对5龄期家蚕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检测显示转基因玉米’双抗12-5’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e, CAT)酶活性显著升高,且花粉浓度越高酶活性越高。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双抗12-5’在桑叶表面的分布达100粒/cm2时对家蚕的生长产生影响,并且密度越高影响越大,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距离、天气条件、花期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桑叶上漂移沉积的玉米花粉数量达不到实验所用的密度,因此转Bt基因玉米的种植对家蚕养殖风险较低。本研究为评价转基因抗虫玉米对家蚕的潜在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