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联合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 EPI)的动脉自旋标记技术(EPI-C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EPIC-ASL)在改进脑灌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EP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EPI-arterial spin labeling, EPI-ASL)图像对比。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58名受检者,包含32名健康志愿者,26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对其行EPI-ASL及EPIC-ASL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EPIC-ASL及EPI-ASL图像的脑白质、脑灰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半球解剖结构显示进行主观评分;定量分析各解剖区域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及灰质/白质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观评估其梗死区边界的显示、定量分析梗死区SNR、 CNR梗死/白质及相对血流量(relativebloodflow,rCBF)。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将两组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PIC-ASL序列对脑白质、脑灰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半球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均明显优于EPI-ASL(P<0.001);各解剖区的SNR及CNR灰质/白质明显高于EPI-ASL(P<0.001)。与EPI-ASL相比,EPIC-ASL对梗死区边界的显示更优(P<0.001),SNR及CNR梗死/白质值更高(P<0.001; P<0.032),两者对梗死区rCBF值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结论 在相同的扫描时间内,EPIC-ASL可提升传统EPI-ASL的图像分辨率及图像质量,对急性脑梗死病灶的显示更具优势,且能够准确定量评估脑灌注水平,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评估。

  • 单位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