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L)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协同效应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系H1975(EGFR T790M/L858R突变的耐药细胞系)和H1299(EGFR野生型的非耐药细胞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通过联合用药指数(CI)评价TPL和吉非替尼的联用效应。将H1975细胞分为空白组,低、高浓度TPL组(5、15 nmol/L),吉非替尼组(2μmol/L),低浓度TPL+吉非替尼组、高浓度TPL+吉非替尼组(5 nmol/L TPL+2μmol/L吉非替尼、15 nmol/L TPL+2μmol/L吉非替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TPL与EGFR的结合能力,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α(MAP1LC3A)、MAP1LC3B]的表达情况。结果 TPL对H1975和H1299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浓度、时间依赖趋势;5或15 nmol/L TPL联合吉非替尼作用48 h对H1975细胞的增殖均有协同抑制效应(CI<1),而对H1299细胞则无协同作用(CI>1)。与空白组比较,各药物组的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S期、G2/M期(个别TPL组除外)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且联用组效果更优(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PL的羟基可与EGFR T790M/L858R突变编码产物的Thr854残基形成氢键。与空白组比较,各药物组细胞中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且联用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 TPL联合吉非替尼可协同抑制EGFR突变NSCLC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通路和诱导细胞自噬有关。
-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咸宁市中心医院; 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