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足球专项体能测试(SAFT90)和Yo-Yo间歇耐力水平2测试(Yo-Yo IE2)对运动员着地时刻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7名大学生足球专项运动员为受试,运用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Nokov Mars2H)获得运动学数据。受试佩戴心率实时监测遥测仪(Polar Team 2),用于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和疲劳评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运用2×2重复测量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验证2种动作下疲劳诱导和疲劳方案对运动特征的影响。结果:受试完成的2种疲劳方案均达到疲劳评定标准,心率和自感疲劳等级均无显著性差异。单脚落地起跳动作着地时刻,髋关节内外旋角[F((1,6))=7.811,P=0.031,r=0.752]和膝关节内外翻角[F((1,6))=6.976,P=0.038,r=0.733]对疲劳方案及疲劳诱导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与SAFT90疲劳诱导前相比,诱导后髋关节矢状面活动度增加(13.6°vs 18.5°,P=0.022,r=0.783)、髋关节内旋(-5.9°vs 2.6°,P=0.019,r=0.793)、膝关节外翻(2.1°vs-1.5°,P=0.001,r=0.928)、外旋(-12.8°vs-20.3°,P<0.001,r=0.968)增加。侧切着地时刻膝关节屈曲角[F((1,6))=14.164,P=0.009,r=0.838]和膝关节内外翻角[F((1,6))=17.679,P=0.006,r=0.864]在疲劳方案及疲劳诱导间存在显著性交互作用。SAFT90疲劳诱导后侧切时更趋于足跟着地(-3.8 cm vs-6.9 cm,P=0.031,r=0.753)。结论:足球运动员疲劳诱导后完成动作的着地策略与疲劳前不同,特别是SAFT90运动性疲劳诱导后,其单脚落地跳着地时刻髋关节内旋、膝关节外翻、外旋显著增加;急停侧切着地时刻,膝关节更加直立、外翻,同时趋于足跟着地,可能增加疲劳后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完成Yo-Yo IE2运动性疲劳诱导后,足球运动员急停侧切时膝关节外翻角度增加,且SAFT90较Yo-Yo IE2运动性疲劳诱导方案对足球运动员的影响更大。提示,采用SAFT90作为足球运动性疲劳诱导方案,对于理解下肢疲劳后的神经肌肉控制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