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血常规指标、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监测对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治疗的下肢创伤95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n=36),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设为对照组(n=59)。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血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RP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浆D-D、Fib的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PR、NLR、D-D、Fib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卧床天数、合并糖尿病、合并伤、合并高血压、ASA分级、受伤至入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PR、NLR、D-D、Fib与下肢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相关(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RPR、NLR、D-D、Fib均是下肢创伤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RPR预测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839,95%CI为0.760~0.917,截断值为0.66,NLR预测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971,95%CI为0.924~1.000,截断值为3.08,血浆D-D预测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996,95%CI为0.990~1.000,截断值为9.29 mg/L,血浆Fib预测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892,95%CI为0.825~0.960,截断值为5.65 g/L。结论 RPR、NLR、D-D、Fib在下肢创伤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表达升高,且对疾病的进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