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林纾用文言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福州畏庐刊行开始算起,外国文学进入国人的视线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程.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学人在将众多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汉语语境之中的同时,也经由对域外文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引介冲决了主要以"宗经""载道"为旨归的固有文学批评传统,建构起新的批评话语体系.如果我们可以将之称为一场绵延百年的文化运动的话,其规模之宏大、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足以在世界文学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今天当我们回顾既往时必须承认,无论作为思想的、伦理的,还是审美的和方法论的外国文学及文学批评都深刻地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进程,或者说,它已然化为清末民初开启转型之旅后中国新文学历程、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