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枕部变形主要表现为头骨后部的不自然扁平化,自顶骨顶孔区开始向后下转折一直延续到枕外隆突处,使两侧顶骨后部和枕骨上部形成一个几与法兰克福平面相垂直的平坦面。古代遗址中以大汶口文化居民最为流行枕部变形,俨然成为其重要的风俗习惯,此变形方式应为刻意保持婴儿仰睡在硬质枕具上,从而形成枕部扁平,应为有意识的行为,不过其最开始的起源也许并不是有意识的,可能是偶然形成,因其符合大汶口文化居民的审美从而得以流传下来。满族的睡扁头亦是针对枕部的变形,与大汶口文化居民的情况相似,不过因时代断层以及枕部变形方式较简单等因素,两者应是各自起源,并无直接传承关系。
-
单位山东大学;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