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进行咽喉反流量表评估,并探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之间的相关性,以及RSI、反流体征指数量表(the reflux finding score,RFS)在慢性鼻-鼻窦炎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CRS患者共96例,其中鼻窦炎伴息肉者44例(即CRSw NP组),鼻窦炎不伴息肉者52例(CRSs NP组),另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53例无鼻炎/鼻窦炎病史的体检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SNOT-22、Lund-Mackay CT评分、RSI以及RFS评分。分析三组间各项得分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利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SNOT-22量表中的流脓涕、必须擤鼻涕、涕后漏、打喷嚏以及流清涕这五项与RSI量表中的声嘶/发声疲劳、反复咽部异物感、持续清嗓、咽干/分泌物多、反酸/烧心/胃部不适这五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受试者RFS得分仅1例≥7分。RSI≥13分的结果为CRSw NP组有15.91%(7/44),CRSs NP组有23.08%(12/52),对照组有3.77%(2/53),其中CRSw NP组与CRSs N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RSw NP组和CRSs NP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ZCRSw NP=1.99>Z0.975,ZCRSs NP=3.02>Z0.975)。RSI≥10分的结果为:CRSw NP组有18.18%(8/44),CRSs NP组有34.62%(18/52),对照组有3.77%(2/53),其中CRSw NP组与CRSs N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w NP组和CRSs NP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ZCRSw NP=2.26>Z0.975,ZCRSs NP=4.35>Z0.975)。SNOT-22的前10项症状总分(脓鼻涕、需要擤涕、头昏、面痛及压迫感、涕后漏、喷嚏、流清涕、咳嗽、耳胀、耳痛)与RSI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如下(P<0.01):CRSw NP组正相关(r=0.461);CRSs NP组正相关(r=0.67);对照组无相关性。SNOT-20量表中的部分指标与RSI中的部分指标相关性如下(P<0.05):CRSw NP组中流脓涕与反酸(r=-0.37,P<0.05)成负相关;涕后漏与声嘶/发声疲劳(r=0.3)、咽异物感(r=0.42)成正相关。CRSs NP组流脓涕与咽异物感(r=0.362)、清嗓(r=0.418)成正相关;涕后漏与咽异物感(r=0.36)、清嗓(r=0.47)、咳嗽(r=0.455)、咽干/分泌物多(r=0.559)、反酸/烧心/胃不适(r=0.47)成正相关;喷嚏与声嘶/发声疲劳(r=0.306)、咽异物感(r=0.392)正相关。VAS量表中的鼻分泌物/涕后漏与RSI中的咳嗽成正相关(r=0.351)。结论CRS(伴/不伴息肉)患者咽喉反流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人群,且鼻部症状总分越高,咽喉部症状总分也越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这两个量表在鼻部及咽部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影响,或存在着潜在的因果关系,将RSI量表应用于调查CRS患者的咽喉反流情况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结果。

  • 单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