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胡适曾两次自述其少年种竹往事。一为1946年,一为1961年,中间整整相隔了15年。两则故事的核心情节相同,但由于讲述的时间、地点和背后的历史情境不同,胡适少年种竹的故事所包含的意味和被赋予的内涵就大不相同。1961年胡适自述少年种竹故事,基于海外游子流离在外有家而不能归的特定情境,表达的是浓重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