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和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儿科临床诊断为CMPA的患儿145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评估过敏症状转归及后续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CMPA患儿发病月龄的中位数为2.50月龄(范围1.00~4.50月龄),首发症状可表现为腹泻(70例,48.2%),便血(39例,26.9%)和湿疹(18例,12.4%)等。CMPA患儿中早产发生率、剖宫产术分娩率及喂养方式与普通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17、0.120、3.965,均P> 0.05),其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正常范围显著升高(P=0.010,0.037,0.001,0.030)。CMPA患儿Co Miss评分的中位数为8分(范围6~12分),且与发病月龄呈明显负相关(r=-0.315,P <0.0001)。除9例CMPA患儿至随访结束时仍然未能转奶成功,其余氨基酸配方(AAF)喂养时间的中位数为6个月(范围为6~10个月),且与Co Mi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310,P<0.001)。后续有18例(12.4%)患儿体格发育落后,17例(11.7%)及19例(13.1%)患儿出现咳喘和过敏性鼻炎症状,42例(29.0%)患儿仍存在一种或多种食物过敏。结论 CMPA症状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临床上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因腹泻和便血就诊的患儿需警惕此病。大部分CMPA患儿预后良好,仍有部分患儿后续出现呼吸道症状。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