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体的教化(Buidung)乃是启蒙以来德意志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在启蒙教化观的基本框架下,可将德语教养小说与《精神现象学》视作同一理想的不同呈现:前者诉诸文学叙述,而后者则依托哲学思辨。在共同的思想史语境中,教养小说这一文体特殊的结构性要素被内化到《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建构中,呈现为个体意识通过发现自身本质完成自我教化的过程。而黑格尔并不使之停驻于“意识的发现之旅”,更要其证成纯粹科学概念的演绎。精神整体通过回忆确立起个体意识教化的必然性,这也构成《精神现象学》独特的“思辨陈述”形式,而精神概念对自身形成之检验的过程就是“精神的奥德赛”。借此黑格尔确立了概念自我构造的方法,超越了文学叙述中形式与内容互相外在的局限,进而证明了个人教化完成与科学概念演绎间的绝对一致性,最终建构起《精神现象学》与其体系内在的统一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