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叶形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根中16种氨基酸含量,评价其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异硫氰酸苯酯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Ultimate Amino Acid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乙酸钠-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9个产地12份五指毛桃根中16种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8.1%~105.9%之间,RSD为0.67%~2.11%,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L-丝氨酸、甘氨酸、L-组氨酸、L-精氨酸、L-苏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酪氨酸、L-缬氨酸、L-甲硫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L-苯丙氨酸和L-赖氨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08、3.424、2.750、2.978、1.302、4.549、2.778、3.989、3.818、1.327、3.732、0.395、2.925、4.549、2.873、3.305 mg/g。产地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的四种叶形五指毛桃根中氨基酸总含量由高到低为,三指浅裂>七指深裂>五指深裂>全缘;其余8个产地的五指毛桃根中16种氨基酸总含量也存在差异,含量最高的为广西钦州灵山县,其次为广东河源源城区源南镇,含量最低的为福建漳州龙海区程溪镇。结论:该方法能使16种氨基酸很好地进行分离,可靠准确,且加样回收率较高,可作为五指毛桃根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可以用氨基酸含量来评价五指毛桃质量。
-
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