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篇综述聚焦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尤其是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Th2型淋巴细胞、类二十烷酸对炎症的调节、变态反应应答中的胞外膜泡、白细胞介素(IL)-33、微生物组学特征及其与黏膜屏障功能的关系和一系列变态反应性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研究发现。在过去1年中,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对臭氧的应答、参与食物过敏和受IL-33的调节方面。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是关于去乙酰化酶-1(Ⅲ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对GATA-3表达的表观调控,从而调节Th2型细胞的新路径。类二十烷酸对炎症调节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主要集中在磷酸酯酶A2的附加特性、前列腺素D2及其受体的作用和抑制前列腺素E2的信号通路。通过胞外膜泡释放从而导致变态反应的机制也相继报道,对黏膜屏障功能、上皮细胞来源的警报素IL-33和微生物组学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综上所述,与变态反应性炎症相关的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无疑对疾病的认知和新治疗策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