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超声测量耻骨联合间距对预测耻骨联合分离(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分娩的孕妇260例, 根据产后随访, 按照是否确诊PSD将其划分为PSD组26例、正常孕妇组(对照组)234例。收集两组相关数据, 包括分娩前7 d内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 宫口未开时孕妇耻骨联合间距, 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宫口开至5 cm时耻骨联合间距, 产后耻骨联合间距, 孕妇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胎儿出生体重。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项参数与产后PSD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各参数对产后PSD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PSD的诊断效能。结果 PSD组胎儿出生体重, 孕妇产次、临产前宫口未开时耻骨联合间距、第一产程耻骨联合间距、产后耻骨联合间距高于或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妇年龄与产后PSD的发生呈负相关(rs=-0.152, P=0.014), 胎儿出生体重, 孕妇产次、临产前宫口未开时耻骨联合间距、第一产程耻骨联合间距测量与产后PSD的发生呈正相关(rs=0.160、0.166、0.678、0.581, 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产前耻骨联合间距增加将增加产后患PSD的风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 506.028, 95%CI =14.293~439 402.630, P=0.003);第一产程时耻骨联合间距增加将增加产后患PSD的风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 704.027, 95%CI =33.830~3 386 803.429, 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 临产前宫口未开时耻骨联合间距、第一产程耻骨联合间距对PSD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917, 敏感性分别为0.731、0.885, 特异性分别为0.940、0.829, 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0.87 cm、1.06 cm。两参数联合对PSD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 敏感性为0.885, 特异性为0.876。结论分娩过程中超声测量耻骨联合间距能预测孕妇产后患PSD的发生, 可以为产妇PSD的发生和治疗提供依据。
-
单位南通大学;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