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7世纪早期,在全球市场上可以观察到一般性经济下滑现象。这次衰退的规模与时间在各国存在差异,但可以认为它是自16世纪经济全球化开端以来一次严重的全球性衰退。中国的衰退自1596年左右已经开始,至1644年明朝覆没,持续时间约半个世纪。衰退的爆发是明神宗财政治理新形态——内官税收体制出台,以君主专制强力干预市场,国家与市场/社会博弈白炽化,造成市场严重破坏,这成为阻滞国家与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而市场的衰败与17世纪全球危机白银供应链断裂有所关联,成为促发王朝鼎革诸多综合因素的枢纽。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