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意识形态不仅决定一个国家制度设计的基本特征,也是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生活的精神内核。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整个社会大一统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不可避免地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公共哲学是以公共性为其核心问题,以构建人们更好的共同生活为根本目的的哲学。虽然公共哲学直到今天尚且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学术界对于公共哲学本身也存在不同理解,但不难发现,这些不同的理解之间其实共享了一些基本观点,以及一些考察社会生活的共同方法或视角,本文就试图从公共哲学的视角出发来审视当代中国的意识形
-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