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浅刺法作用于皮部,可激发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运行气血,抵御外邪。根据《黄帝内经》关于九针、九刺、十二刺、五刺的描述,浅刺法可分为浅刺取气法和浅刺取血法两大类。镵针、毫针、毛刺、扬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用于浅刺取气法,现今的皮肤针及皮内针属于此范畴,常用于皮肤性疾病、周围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锋针、络刺、赞刺用于浅刺取血法,现今由锋针发展而来的三棱针多用于热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疾病等。《黄帝内经》浅刺法因四时、胖瘦、少长、病位、病性等因素而有异,浅刺治则可总结为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病制宜。
-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