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率变异性(HRV)和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冠心病择期全麻下拟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580岁,BMI 1927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T组于诱导前30 min至术毕经皮电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频率为4/20 Hz疏密波,电流强度以食指或中指微微发颤为宜(得气指证)。C组在相同穴位上贴电极片并连接治疗仪但不做电刺激。于术前1d、术后1、3和5d记录R-R间期并计算HR、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LF/HF。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d晨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测定hs-cTnT含量。记录术后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术前1d比较,C组术后1、3和5dHR明显增快,HF明显降低,术后1、3dTP明显降低(P<0.05);T组术后1d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组术后1dHR明显减慢,TP和HF明显升高(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术后2dhs-cTn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T组术后2dhs-cTnT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心脏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郄门穴可通过调节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1d迷走神经功能,降低术后2d血中hs-cTnT含量,改善术后心肌缺血。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