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间隔部起搏(RVSP)对起搏参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60例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均行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根据心室导线置入的部位,分为LBBP组(30例)和RVSP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起搏参数(感知、阈值、阻抗)、心电同步性(QRS时限、QTc间期、QRS形态)、机械同步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与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速度峰值时间差(Ts-LV-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充盈时间与RR间期比值(LVFT/RR)]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即刻起搏参数、心电同步性、机械同步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知、阈值、阻抗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RS波时限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BP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QRS波时限(F=24.807、9.752、14.385)、QTc间期(F=18.061、9.802、13.185)低于RVSP组(P<0.05);两组Ts-LV-RV、LVFT/RR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LBBP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Ts-LV-RV(F=5.714、14.257、0.783)、LVFT/RR(F=4.492、9.736、0.749)低于RVSP组(P<0.05);两组均无室间隔穿孔、囊袋出血、导线脱位等发生,无再发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住院或死亡等相关事件。结论 相对于RVSP,LBBP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AVB纠正,保持良好的机械同步性,保护心脏结构,预后较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