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从颌面肌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修复前、后不同时期的肌电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27例,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3和6个月对其进行肌电图检测,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和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并将修复后各组与修复前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修复后1个月,患者的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和咬肌不对称指数较修复前增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3、6个月,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均减小,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