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麻乍地区沉积型稀土矿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作者:王彪; 黄庆*; 何良伦; 吕绍玉; 徐莺; 熊兴宇; 赵婷
来源:矿物学报, 2023, 43(06): 786-798.
DOI:10.16461/j.cnki.1000-4734.2023.43.087

摘要

黔西北地区宣威组底部普遍发育沉积型稀土矿,其品位高,厚度大,呈层状分布,发育稳定,且伴生铌、钪、钛等金属矿产,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前人对该沉积型稀土的研究,多聚焦在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极少涉及研究其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本文以黔西北威宁县麻乍地区沉积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XRF分析、ICP-MS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元素组成、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稀土矿石主要由Al、Si、Fe、K、Ti组成,其稀土总量(REO)为1064×10-6~14106×10-6,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矿石中矿物可分为硅酸盐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伊利石)、金属氧化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锐钛矿、金红石等)、碳酸盐矿物以及稀土矿物。稀土元素以纳米级独立矿物形态存在,根据其成分推测为磷铝铈矿、方铈矿,同时稀土元素也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黏土矿物中,离子吸附态很少。

  • 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