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早产儿病房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3例PICC置管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PICC导管尖端置入位置分为3组:A组(导管尖端位于T2T3)19例,B组(导管尖端位于T4T6适宜位置) 75例,C组(导管尖端位于T7以下或颈内静脉异位退至锁骨下静脉) 9例,比较3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A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15.79%(3/19),B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5.33%(4/75),C组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1/9)。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6/19),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5/75),C组发生并发症3例(3/9)。A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5.21±3.20) d,B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9.31±2.10) d,C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4.52±3.10) d,3组非计划拔管、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操作者PICC穿刺技术,使导管置于适宜的位置,能明显减少穿刺并发症及导管异位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