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相比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19例。根据患者抗凝药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利伐沙班10 mg组(A组,n=25)、利伐沙班15 mg组(B组,n=30)、达比加群酯组(C组,n=29)及华法林组(D组,n=35)。所有患者连续服药至少6个月,比较4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血栓栓塞事件:A组1例(4.00%),B组2例(6.67%),C组2例(6.90%),D组5例(14.28%);出血事件:A组1例(4.00%),B组1例(3.33%),C组2例(6.90%),D组8例(22.85%)。4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发生出血事件均显著低于D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治疗后A组与B组APTT与国际标准化比率(INR)、C组INR水平均显著优于D组(P<0.05)。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在预防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栓栓塞风险与华法林相当,利伐沙班较华法林能显著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达比加群与利伐沙班比较,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