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静息脑电的作用路径分析

作者:王芃; 王靖; 赵津磊; 王相; 辛鑫; 裘莎丽; 臧育恒; 王兴*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7(04): 51-60.
DOI:10.16099/j.sus.2022.07.30.0003

摘要

目的 基于静息脑电(EEG)分析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寻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的潜在作用路径。方法 随机招募239名大学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采集5 min EEG信号。结果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为1 109(509,2 232) MET-min/周,抑郁评分为47.401±10.562,二者显著负相关(r=-0.189,P=0.003);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眶额、前额theta功率值与前额alpha1右侧化对抑郁评分具有19.89%的解释力(R2=0.199,P<0.001);顶区、颞区delta功率值,顶区beta1功率值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与身体活动水平及抑郁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且相关方向相反;身体活动水平对抑郁评分具有65.37%的直接效应(B=-0.123,95%CI:-0.260~0.016),顶区delta功率值介导16.56%的中介效应(B=-0.031,95%CI:-0.073~-0.005),前额alpha1右侧化介导18.07%的中介效应(B=-0.034,95%CI:-0.072~-0.010)。结论 识别抑郁倾向大学生需重点关注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的上升和额区theta功率值、前额alpha1右侧化的下降,这可能与其睡眠节律紊乱、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及压力感知过大有关;随着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其抑郁评分呈下降趋势,顶区delta功率值下降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上升可能是体育锻炼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与体育锻炼改善睡眠节律、增强情绪调节能力有关。

  • 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