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各种肺内肺外因素所致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及炎症, 引起肺通透性增加、富含蛋白质水肿液在肺间质聚集、血管外肺水含量增加, 进而发展为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2,3]。严重ARDS患者的病死率高达46%, 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4,5]。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约占肺组织细胞总数的20-30%, 在调节肺血管张力、维持肺泡-肺毛细血管膜屏障功能和完整性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既是ARDS炎症反应的靶细胞, 也是重要的效应细胞[7]。ARDS早期(数小时或数天内)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分泌大量生物标志物[8,9], 但目前尚无利用相关标志物诊断ARDS或评估预后的系统分析或总结。因此, 本文对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常见标志物的产生机制, 诊断、预后评估价值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医生识别、评估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借鉴。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