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致病的前提是能够定植于宿主胃内,而黏附是定植的关键。Hp的黏附定植过程首先是通过鞭毛介导的运动向上皮细胞移动,随后通过菌毛、黏附素-受体相互作用后黏附于宿主细胞,接着释放毒素引起菌体周围组织损伤。其中起到中和作用的是脲酶的表达及活化产生活性脲酶,随后脲酶分解尿素,改变了局部酸碱环境,有利于黏附定植;在此基础上,Hp再借助鞭毛顺利穿过胃黏液层到达黏膜表面。为了避免表面上皮细胞和黏液层的脱落而被清除,Hp会分泌黏附素,如HapA、BabA、SabA和AlpA等,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使细菌能够长期定植于胃黏膜表面,损伤宿主组织,导致一系列胃肠疾病,甚至胃癌或胃淋巴瘤的发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