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楚雄彝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其外宣翻译比较薄弱,通过梳理楚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概况,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民间文学类、传统节日类、表演艺术类、空间类等非遗项目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的英译提出翻译策略和建议。面对彝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生态的不同程度的制约,译者除了关注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之外,还应该关注彝语生态,保留源语的生态环境和民族特质,保留彝族的韵味和魅力,使得彝族的语言和文化可以保留并转换到英译版本中,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