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的改变

作者:李亚萍; 赵蕾; 马晓海; 王铮; 陆艾嘉; 张臣; 李宁; 徐磊; 范占明*
来源: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 38(04): 418-422.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磁共振组织追踪(CMR-TT)技术的应变量化,分析能否识别冠心病患者缺血和梗死的心肌节段。方法:应用CVI软件,分析在我院接受负荷灌注CMR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9例的左心室节段周向和纵向心肌应变,同时分析在我院接受常规CMR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进行应变参数的组间比较、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非缺血节段周向和纵向应变(取绝对值)(19. 81±4. 77)%、(17. 62±5. 24)%均低于健康人组(20. 93±4. 23)%、(18. 94±4. 89)%,P均<0. 01。冠心病组非缺血节段的周向和纵向应变值(取绝对值)(19. 81±4. 77)%、(17. 62±5. 24)%,P<0. 05缺血节段(18. 72±4. 95)%、(16. 05±4. 95)%>梗死节段(15. 30±4. 80)%、(14. 78±5. 21)%,P均<0. 05。节段周向应变(ICC=0. 873)和纵向应变(ICC=0. 799)均有良好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节段周向应变(ICC=0. 818)和纵向应变(ICC=0. 725)也有较好的观察者间可重复性。结论:CMR-TT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可在无需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从功能学方面评估心肌运动。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