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棉花养分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黄伟; 王西和*; 贾宏涛; 杨金钰; 屈小慧; 刘盈锐; 刘晓菊
来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1-14.
DOI:10.13254/j.jare.2023.0351

摘要

研究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棉花养分吸收、磷肥利用效率及棉花产量相关性的影响,为确定北疆灰漠土棉田磷肥高效施用的技术服务着力点和深入了解当前棉花生产状况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经“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5年田间微区棉花连作定位试验,以7种施肥措施为样本,采用2022年棉花成熟期棉田土壤和田间调查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磷肥有机替代和秸秆还田均能提升棉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各器官氮素平均含量在1.19~40.90 g·kg-1之间,磷素平均含量在1.46~11.28 g·kg-1之间,钾素平均含量在3.11~25.03 g·kg-1之间。综合肥料投入和养分吸收,50%的有机替代和秸秆还田最能增强棉株吸氮能力和促进干物质积累,50%的有机替代对棉株吸磷能力最强且最有利于实现棉花节肥增钾的效果。(2)棉株各器官N∶P变化范围在1.2~12.01,磷肥有机替代和秸秆还田对茎、叶、蕾/铃/壳的N∶P起到了明显的降低作用,棉株生物量、籽棉产量随茎、叶、蕾/铃/壳氮磷比的降低而增加,本试验棉花生长更倾向于受N、P共限制。(3)磷肥利用率随有机替代量的增加从12.54%提升到33.04%,土壤磷素盈余量随有机替代量的增加从28.2 kg·hm-2降低到19.66 kg·hm-2。在北疆灰漠土棉区应用50%磷肥有机替代技术,即施磷(P2O5)60 kg·hm-2和配施羊粪9784 kg·hm-2,对棉花产量、生物量、养分吸收的综合效应最优,值得推广应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