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亮; 韩秀迪; 李艳丽; 张春晓; 邢西迁*
来源: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0, 33(01): 54-61.
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20.01.010

摘要

目的吸入性肺炎仍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伴有吸入因素。文中探讨具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山东和云南省等省市5所教学医院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比较有吸入因素和无吸入因素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结局。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吸入因素对患者30天病死率的影响。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CURB-65评分和PSI分级对有吸入因素住院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能力。结果共有3561例CAP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有吸入因素患者180例(5.1%)。相比于无吸入因素患者,有吸入因素患者年龄更大[78(70,85)vs 63(52,77),P<0.001],且合并基础病比例(91.1%vs 71.3%,P<0.001)、CURB-65评分≥3分比例(13.3%vs 1.5%,P<0.001)和PSI≥Ⅳ级比例(53.7%vs 17.0%,P<0.001)更高;有吸入因素患者30天病死率更高(10.0%vs 1.8%,P<0.001)。经性别、年龄、基础病和CURB-65评分/PSI分级调整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吸入因素与CAP住院患者30天死亡风险增高有关(HR=2.844,95%CI 1.331~6.078,P=0.007)。用PSI分级预测有吸入因素CAP住院患者30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高于CURB-65评分(0.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有吸入因素的CAP患者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肺炎表型,病情更重、预后更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