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03例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 女49例;年龄为56(44~64)岁。103例患者中, 55例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设为解剖组;48例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设为非解剖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情况。(3)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绝对数及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03例患者中, 94例配对成功, 解剖组和非解剖组各47例。倾向评分匹配消除术前体质量指数、术前血小板、术前白蛋白因素混杂偏倚, 具有可比性。(2)术中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 解剖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5(120~240)min、50(50~100)mL, 非解剖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55(105~190)min、100(50~200)mL, 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7, 2.49, P<0.05)。(3)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 解剖组患者胸腔积液和(或)腹水、胆瘘、血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分别为11、1、2、4、1例, 非解剖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0、4、1、0例, 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患者Clavien-Dindo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Ⅵ级)分别为33、14、0、0例, 非解剖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8、14、3、2例, 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 P>0.05)。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与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非解剖性肝切除术临床应用均安全可行。与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比较, 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 术中出血量更少。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