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性肝损伤的治疗药物筛选与病理机制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选择目前研究常用的四氯化碳(CCl4)、α-萘异硫氰酸酯(ANIT)、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2,4,6-三甲基吡啶(DDC)、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LPS)、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5种急性肝损伤模型,从模型制备、生化特点、病理机制、模型优势与不足、模型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策略等方面详细论述,希望为急性肝损伤防治的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