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养殖模式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宁健; 龚萍; 赵帅平; 叶胜强; 陈星; 王丽霞; 凌明湖; 杜康裕; 蒋思文; 杨宇*
来源:中国家禽, 2019, 41(16): 70-73.
DOI:10.16372/j.issn.1004-6364.2019.16.013

摘要

试验旨在对鸭-稻养殖模式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检测和分析。试验期间采集样品检测麻鸭进入稻田前后稻田水体和麻鸭粪便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①与第一次检测的水体微生物数量相比,第二次检测的水体细菌总数降低36.48%,差异显著(P<0.05),大肠杆菌数和芽孢杆菌数分别降低和升高20.29%和26.79%,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第一次检测的麻鸭粪便微生物数量相比,第二次检测的麻鸭粪便乳酸菌数升高27.05%,差异极显著(P<0.01),细菌总数和芽孢杆菌数分别降低和升高1.75%和5.19%,差异不显著(P>0.05),大肠杆菌数和"沙门菌+志贺氏杆菌"菌数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鸭-稻养殖模式中,放鸭后可以降低稻田水体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数量,不会影响稻田周边水域的水体质量,同时还提高了鸭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维持了鸭粪便(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不会影响麻鸭的生长发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