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于1935年9月开始出版, 1936年10月止,是上海杂志公司业务由专门售卖杂志向图书出版转向的重要标志之一。该丛书主编施蛰存,发行人张静庐,从主编到编委、校对,当时文坛的大批名人都参与了丛书的编辑出版活动。丛书出版发行由张静庐主持,按照股印的方法共出版50种;在发行方式上,张静庐综合运用报纸、杂志等宣传手段,以图书生命周期为依据,因时制宜,在全国18个地区进行发售。与"一折八扣书"相比,丛书鲜明表现出"珍本大众化""丛书杂志化"的特点,在编校质量、排版印刷、装帧设计、明码标价方面超越了"一折八扣书"。此外,丛书自出版广告付印起便成为小品文论战的"靶子",被卷入20世纪30年代的小品文论战中,丛书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因此增加,销售量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