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心干预措施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理状态、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文昌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干预组(采用双心干预措施),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出院后,对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LVEF、INR均高于常规组患者,NT-proBNP、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APTT、P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PSQI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积极应对、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 <0.01)。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 <0.05)。随访6个月,干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 <0.05)。结论 双心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接受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辅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与后续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