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北京市较早建立导师制的学校,学校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也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导师。通过多年的实践,学校逐渐明确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具有去权威、非强制和个性化的特征。在近期学生指导工作中,我们又关注到导师与学生开展指导工作最重要的形式——对话,我们认为,导师与学生的深度对话能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请看下面一个教育故事:小A是一名高三学生,成绩一直很优秀,理科方面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