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诗经·周南·芣苢》。教学的流程是这样的:展示芣苢的图片,诠释芣苢"多子多福"的寓意——点名叫学生朗读,并纠正字音——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介绍《诗经》的语言和结构形式特点——思考:诗中是如何运用"赋"这一手法的?———品读诗歌,想象妇女们采摘芣苢的画面——教师展示闻一多先生想象的情景,并配乐朗读——课堂小结——运用:从《诗经》的语言形式特点和表现手法入手鉴赏《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