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Haglund综合征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缝合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肩袖损伤的修复。目的:评价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应用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的22例(30足)Haglund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18足),女9例(12足),年龄22~48岁,平均(37.6±8.3)岁。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足跟后方疼痛及肿胀,跟腱止点及周边压痛,撞击试验阳性;负重位X线片见跟骨后上结节突起,超出平行间距线;MRI示跟腱末端病变及跟骨后滑囊炎。术中行跟腱止点病灶清除后使用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重建跟腱止点,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维多利亚运动学会跟腱(VISA-A)评分评估治疗结果。同时测量负重侧位X线片上跟骨倾斜角(CPA)、跟骨后角(FPA)、平行间距线(PPL)。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9±9.2)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无后跟肿胀、疼痛复发,无锚钉松动及移位、移植物取出、跟腱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平均VAS评分、跟骨倾斜角、跟骨后角、平行间距线阳性率分别由术前的(5.1±1.2)分、18.6°±1.8°、72.9°±2.4°、100%减少为末次随访的(1.8±0.7)分、15.1°±2.1°、45.3°±5.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VISA-A跟腱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84.9±4.9)分vs(42.5±4.0)分,(88.7±6.0)分vs(47.6±4.2)分,P<0.01]。结论: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Haglund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术中对病灶彻底清创、增加肌腱跟骨足迹及腱骨接触面积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