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价的角度看古汉语动词自动词化的趋势

作者:宋亚云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2(05): 62-149.
DOI:10.13793/j.cnki.42-1020/c.2015.05.011

摘要

在语法研究尤其是动词配价研究中,区分语义价和句法价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古汉语常见的减价结构有被动式、反宾为主句、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介词"于/於"、"主语+可/足+动词"、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交互结构等七种;古汉语常见的增价结构则有使役式、施用式、与格转换、领有者提升等四种。就一般情况而言,无论是增价还是减价,改变的都是句法价,而不是语义价。但是,有两种特殊情况会使动词的语义价和句法价都发生改变:自动词化和他动词化。"破"、"裂"、"灭"、"绝"、"断"、"残"、"折"、"败"等动词发生自动词化的演变过程表明:(1)部分他动词虽然自动词化了,但他动用法仍然存在,准确地说,是一分为二。(2)不同的他动词,其自动词化的步伐并不一致,有的早,有的晚,变为自动词的时代也不完全相同;换言之,自动词化不同步。

全文